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玫
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图书馆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和推动终身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图书馆提供的知识资源不仅有纸本书刊资料,还包括各类多媒体文化资源,图书馆服务走到线上、走上云端,使阅读触手可及,与此同时,图书馆线下空间也承担起更加多元的社会文化功能,日益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享受文化休闲、参与社会创新创造的新型多元文化空间。
“在北京地铁国家图书馆站,我看到了国图重要展览中的文物仿制品”“在‘网络书香·阅见美好’微信小程序里,能免费阅读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在国家图书馆新版网站上,可以了解国图最新活动,免登录访问音视频资源库”……作为国家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推动者、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方式,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
(资料图片)
让读者随身拥有一座资料库
“一开始,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总觉得人不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对我来说就是个名字,听着很厉害,实际上没什么用,可是当我正儿八经入坑国图之后,我愿意称它一句最强!尤其是对网文作者和需要各种查资料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库,比四十大盗那个还要好的宝藏!”在知乎上,两年多前就有网友这样分享自己使用国家图书馆线上服务功能的感受。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家图书馆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触达更多读者。
“在新版网站的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以使用便捷为目标优化网站设计,以提高性能为目标完善功能设置,突出‘全’‘捷’‘新’,依托线上服务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谢强介绍,新版网站还为老年群体、视力障碍读者提供网页无障碍服务,具有网页文本朗读、内容放大、网页配色方案更改、启用大鼠标或光标等个性化功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保障资源便捷高效访问的基础上,新版网站读者云门户开通了自有版权音视频资源库免登录访问,降低了资源访问门槛,缩短了读者到资源的距离。
谢强介绍,音视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者云门户“音视频”资源库支持PC端和移动端访问,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在线收听观看讲座。“音视频”资源库包含文津讲坛、图书馆风采、文津沙龙、视频荟萃、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馆藏音像6个子库,现已发布2000余个视听资源,内容涵盖文史政经、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文博考古、医学养生等领域,贯穿古今,丰富多彩,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看到介绍音视频资源的推文,用手机识别其中的“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子库二维码,竟然看到了红学家冯其庸2002年11月《怎样读<红楼梦>》讲座、古建筑学家罗哲文2006年6月《万里长城与大运河》讲座的视频;在“文津沙龙”“视频荟萃”等子库中,魏小安2012年4月的《旅游与人生》、李山2014年7月的《魅力诗经 中国人的精神家底》、董梅2014年6月的《<诗经>中的天地时节》……每一个发现都让记者惊喜。在一个个视频间流连,让人感觉随身拥有了一座包罗万象的资料库。
让阅读更有趣味和温度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是国家图书馆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国家图书馆通过不断创新,持续提升全民阅读服务水平。
5月21日,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与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主办“四季童读”2023年夏季卷发布会,揭晓夏季卷29种推荐书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童书出版业发展迅猛,年出版量高达4万余种。海量的阅读资源带来新问题,除了经典著作,还有哪些新书值得读?如何帮助少年儿童和家长寻找到适合的图书?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图少儿馆特别策划了‘四季童读’新书推荐项目。自今年2月春季卷发布以来,该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目前已与全国百余家地方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李晓明说。
据介绍,“四季童读”项目面向学前、小学初段、小学高段、初中四个不同年龄阶段,围绕人文、科普、文学三大主题,为少年儿童遴选新近出版的优秀图书。今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四季童读”都会奉上一份新鲜出炉的推荐书单,让孩子们四季皆有良书相伴,每次开卷展读都能收获知识与快乐。
设立文津图书奖,为读者推荐好书,是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揭晓,《中华文明五千年》《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琴声飞过旷野》等19种获奖图书和38种推荐图书从近2000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自2004年文津图书奖设立以来,共评出211种获奖图书和799种推荐图书,历届获奖及推荐书目可登录国家图书馆官网查询。
今年“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创新推出“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邀请知名学者细致讲述某本书、某个人和某座城之间的文化关联和历史故事,从而宣传推广经典著作、历史文化名人和地方特色文化。为配合联讲活动,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推出M地铁·图书馆“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主题活动,精选了10部历史文化名人相关作品,开放在线限时免费全本阅读资源,并在京港地铁所辖部分车站投放主题海报、设置主题阅读空间,乘客扫码即可品读各地文化,领略名城风貌。主题活动提升了乘客的阅读乐趣,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此外,国家图书馆还利用旅游业传播广、流量高的特点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例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合作推出“行走在阅读的时空里”北京公园阅读文化季,使阅读走进园林。
让大众分享古籍保护成果
6月29日,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2023年参加中考、高考的考生特别推出“故纸修复师·碎丹青”沉浸式互动解谜体验活动考生专场,让刚刚经历了紧张考试的学子们边看展边游戏,感受古籍的魅力。
“故纸修复师·碎丹青”是依托“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发的沉浸式体验项目。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首批资金1000万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项目实施至今,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5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精选35种39件已经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予以展出。展品中的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湖”字册是这次修复的国宝级藏品,它的发现、回归与保护,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展览,可以让古籍离大众更近,让古籍融入人们的生活。
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古籍保护知识,展览以“活化展示”为特色,在展厅设置了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复成果的电子翻书装置,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古籍修复知识;为展览量身定制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让观众在故事中、游戏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图书馆开年大展“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举办期间,国图与京港地铁合作,把展览“搬到”了地铁站——在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和17号线次渠站设置了线下微展览区。
地铁站里,甲骨12789、居延汉简《相利善弊剑册》、敦煌遗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明清档案《永乐帝敕谕》《乾隆帝元旦开笔》等文物仿制品以及精美的文物海报,吸引了南来北往乘客的目光,他们有的匆匆一瞥后继续赶路,有的则放慢脚步仔细观赏,享受一段探寻中华文明的美好时光。
标签: